第一個配樂合作由此展開-有序音樂「合拍計畫」回顧
採訪整理:高流公關部|影像及文字提供:有序音樂
去(2024)年九月,有序音樂(下簡稱「有序」)與高雄流行音樂中心(下簡稱「高流」)合辦「高流系-電影配樂創作營」,談配樂的創作、技術,也傳授「實作心法」。在帶狀課程的最後,為影音雙方提供交流平台,然而,看似完善的課程設計中,有序負責人吳沛綾仍觀察未竟之處。她回憶過去參與的媒合會往往影音比例失衡,大家總是得面對「僧多粥超少」的競爭壓力,加上南部的學生比較內向、不擅與人交,「有沒有可能直接配對好呢?」這個想法,便在她心中發酵。
經過近一年的醞釀,沛綾與工作坊總導師周宣宏選在鳳凰花開時,再度於高流推出一套高度實作導向的創新課程模組-「合拍計畫-電影配樂媒合工作坊」,沛綾略帶興奮說著「它是兼具大班課跟個別課的一個計劃。」從課程設計便可看見有序的用心,第一天的課程圍繞音樂與影像的關係與溝通合作的方式,以「付費者」需求角度切入,融入業界語境,讓經驗豐富的學員也表示受益匪淺。最後,再由宣宏藉作品風格與理念、音樂背景、未來規劃、期待效果等方向,引導影音雙方對話,為後續合作建立互信基石。
合拍計畫最核心的特色之一就是「配對」,但這份工作之繁瑣,卻讓宣宏不禁直呼「光是配對就花了超多時間!」在報名階段,音樂人需提供2-3件作品,並為以關鍵字定義擅長的音樂風格,配合音樂背景與申請動機,讓同時看過導演作品的兩人根據風格、創作成熟度、年齡等因素來「連連看」,沛綾特別解釋,年紀相近,對事物的觀察視角也會比較類似。宣宏補充,雖然原本預想此計畫是為音樂、影視科系的大學生建立一個跨校合作機會,意外變成廣泛招募,出現許多研究所畢業、已有實務背景的影視學員。這些影像創作者雖然製作過不少影片,但過往多以素材庫配樂為主,鮮少有機會與配樂師真正合作,反觀音樂學員亦同,因此「如何找出剛好的人數?如何根據雙方經驗的多寡去配對?」,成為當時最令他焦慮的問題。所幸最終不僅人數相符,連雙方程度也非常「合拍」,宣宏笑說:「原本不確定這樣的配對好不好,但他們合作起來就發現彼此都蠻信任的。」
第一天課程結束後,各組開始私下溝通與工作推進,兩周後再度齊聚高流聆聽進階課程。但與先前不同的是,因應《粽邪》配樂師吳欣穎近期作品《器子》的製作流程-該作品創作初期便充分運用Dolby Atmos(沉浸式喇叭聲響系統)思維,為了讓學員能夠更親身體驗箇中差異,充滿使命感的兩人即使在經費確定的情況下,不但求好心切額外邀請錄音師擔任講師,更動用人脈資源,東拼西湊,克服立架、周邊線材、走電、介面、資訊流與校正等重重困難,硬是把12顆喇叭安裝至教室,打造沉浸式音場。
沛綾指出,99.9%的電影配樂創作初期也許會想到「環繞」,但大部分仍是待後期混音時,才會思考配樂該怎樣鑲嵌進環繞系統。雖然部分學員反饋,這套方法過於創新,難以短時間內掌握,並且面臨預算限制的問題,沛綾明白種種顧慮,但仍堅定道出:「這是一個想法與啟發!」
緊接著是擬真管弦樂的操作與技術-Midi Mockup實作課程,這門課其實去年創作營便已安排五小時,但內容札實、收穫頗豐,以至於當時參與創作營的學員「敲碗」於合拍計畫中再現。為了強化更多的從業者職能,有序將6月7、14日的課程對外開放,而隔週的課程,也讓學員能在建構正確觀念後,消化並修正過往的作品,下周再接受講師逐一解析,並觀摩其他學員作品如何從「不成熟」進步為更完整的成品。
為期約一個半月的合拍計畫中,除了大班課,最特別的莫過於個別課-1對1作品診斷,有序以「前期討論、中期修改、後期精進」的邏輯,提供音樂學員每人3小時的office hour,諮詢配樂創作誤區、與影像方合作狀況,甚至職涯討論。回望進駐高流的初心,宣宏希望在這個空間創建另一個社群,提供業界同好相互切磋,一起進步,透過辦理課程,他說:「每一年都會有一些人,有多一點連接也是不錯。」但這次1對1時間安排讓他產生更深刻的感受,「我覺得這次跟每一個人的bonding其實比之前來得更強。」
盤點有序過去的教育課程,致力實踐專業交流,同時關照了配樂產業中各階段的成員。基礎創作班開放毫無創作經驗的學員,先學習如何用電腦做音樂與配樂基本的概念;大師講堂邀請傑出的業內人士分享風格和實務經驗,刺激音樂的多元想像,提升作品完成度;合拍計畫則是讓已擁有初步作品的學員,進階考慮是否能夠應用到真正的合作案中,屬於填補從陌生到成熟的銜接課程。如果暫時不考慮花費的心力,「合拍我覺得是大家最需要的,」宣宏歪著頭考慮著,「如果是我自己要選的話,三個階段我會留合拍。」
雖然合拍計畫的辦理過程龐雜辛苦,但兩人都期盼本次計畫能夠成為一種示範,爭取未來更多資源的挹注,也異口同聲表示「還是會想繼續辦。」談笑間,宣宏分享剛結束某一組配對的後續故事,該導演很欣賞配對音樂人的某些技巧與能力,已經相約暑期要為影展繼續一起工作。對有序而言,或許這就是最美好的回饋!
關於|有序音樂
創立於 2019 年,由新生代配樂家組成,擅長管弦樂編曲與跨界音樂製作,致力於挖掘作品中的情感與故事核心。
負責人吳沛綾曾以電影《美國女孩》入圍台北電影獎最佳配樂,並以動畫《水中的女孩》榮獲 Bang Awards 最佳原創音樂。其配樂作品多次入選或獲獎於坎城影展、金馬獎、威尼斯影展、東京國際影展、安錫國際動畫影展、香港金像獎等國際影展。
在遊戲領域,有序音樂亦深受玩家喜愛,代表作包括《俠之道》、《幻想三國志:天元異事錄》、《古龍風雲錄》等武俠作品。
2023 年起,有序音樂進駐高雄流行音樂中心,除持續耕耘配樂創作,也開設配樂課程、講座、工作坊與讀書會,期望在產業發展中貢獻專業與熱情。